365体育投注

图片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法规宣传 > 宣传教育 > 保密文化

纪实文学:《吴裁缝家的“亲戚”》

发布日期:2022-04-14 16:32信息来源:省保密局 责任编辑:法规处 浏览量: 【字体:  

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党旗飘扬 保密护航”保密宣传教育作品征集评选活动

纪实文学类优秀奖

选送单位:铜陵市保密局


吴裁缝家的“亲戚”

谢思球

 

内容提要:1927蒋介石发动·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安徽省临委委员(后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化名朱华来到枞阳浮山,以吴裁缝家“亲戚”的身份,隐藏在他的家中,在浮山及其周边地区举办农民讲习班,培训了大批农运骨干。浮山的革命活动后来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本文主要记叙的就是王步文在浮山的革命活动情况。

 

 

19279月的一天,天气阴沉沉的,安徽枞阳镇江口,芦荻萧萧。一艘帆船载着乘客,从江口驰入枞阳镇。船头上,立着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此人身着长衫,戴着眼镜,文质彬彬,腋下夹着一把油纸伞。他就是中共安徽省临委委员王步文,不过,他对外声称叫朱华。他此行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设法到浮山潜伏下来,指挥桐城、庐江、舒城等地的农民运动,培训农运骨干,适时发起革命暴动。此行是否会顺利,现在还不得而知,他刚毅的目光正视着前方,眉头微蹙,有着一种他人无法觉察的担忧。

王步文此行为什么选择浮山呢?因为大革命失败后,在武汉从事革命工作的桐城县籍一批仁人志士,回到了桐城县东乡。当年1月,中共桐城直属支部成立,并在浮山小学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1924年,深受进步思想影响的著名教育家房秩五来到浮山创办学校浮山小学(浮山中学前身),意在启迪民智,振兴国本。办学之初,房秩五就确定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的用人标准,学校也迅速集结了一大批有志人士和知识分子。·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城市的共产党员纷纷转入农村活动。由于浮山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尚未引起反动势力的重点关注。于是,在房秩五先生的掩护下,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转移到浮山,协助办学,秘密从事革命工作,培养革命种子保存革命力量。

受安徽省临委委派,王步文来到浮山,就是看中了这里良好的群众运动基础。另外,浮山三面环水,只有西面与陆地相连,相对偏远,山中天然岩洞多不胜数,易于隐蔽和疏散。

王步文在浮山南麓下了船,浮山小学体育教员吴克正带着学生陈雪吾、陈石奇在渡口守望。这三人都是共产党员。吴克正上周就接到通知,说上级党组织安排一个名叫朱华的同志前来指导工作,请他们设法保护他的安全。几人很快接上了头。

将朱华同志安顿在哪里呢?他是上级党组织派来的,必须绝对保证他的安全。吴克正反复思考着。他的身份倒好办,就说是学校刚聘请的临时教员,房秩五校长也同意,但让他住在哪里呢?浮山虽说有些偏远,但水运便利,驻扎在县城的保安团动不动就前来搔扰。朱华同志是一个陌生人,容易引起他们的怀疑。他的住处离浮山小学不能太远,但又不能住在校内。校内人多眼杂,一旦有什么险情,容易暴露,也不利于转移。

思来想去,吴克正想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穷裁缝吴富之家。

吴富之家位于浮山西麓的丛林深处,远离村庄,独门独户,三间草房,不引人注意。而且西麓与陆地相连,树林茂密,易于隐蔽,便于疏散。吴富之生性木讷,但老实可靠。吴克正将朱华带到吴富之家中,朱华放下行李,打量了一下四周,连称这里是好地方。吴克正对吴富之耳语了几句,吴富之连连点头,很快收拾好了一个房间,让给了朱华。朱华低着头进了房间,打开包裹,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几本包着封皮的书,还有笔墨和一些纸张,放在了桌上。刚才,吴克正叮嘱吴富之,让他称呼朱华为朱老师,对外声称是他的远房表兄,暂住在他的家里。

王步文同志到浮山后,立即开始了紧张的革命工作。浮山小学内,有一幢刚竣工的中大楼,是该校的标志性建筑。罗马式建筑风格,上下两层,面积八百多平方米。小青瓦屋面,青砖墙体,为“洋灰”水磨石地坪。走廊外侧有水泥预制栏杆,中堂左右有通道,架有木质楼梯,楼梯东西两侧是教室。王步文到后,很快就将农民夜校红红火火地开办了起来。教农民读书识字不过是个幌子,主要是向农民传播中共中央刚刚在武汉召开的“八七”会议精神,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并适时进行武装暴动。

当时,国民党政府在百姓中征收的苛捐杂税花样繁多,割麦子要缴税,收稻子要缴税,杀猪要交税,下河打鱼要缴况,上山砍柴也要缴税,红白喜事、添丁死人全要缴税。修桥铺路,政府也要大家捐款。说是捐款,其实是不捐也得捐。对缴不起税和不按期捐款的,保丁动不动就抓人,殴打甚至坐牢。群众苦不堪言,对此极为怨恨,却又无可奈何。针对这种现状,王步文带领学生编写并公演小戏《农民泪》,揭发国民党政府的罪恶,激发农民斗志,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天晚上,王步文照例在中大楼内给农民讲课。听课的农民和学生挤满了教室,王步文激情飞扬,慷慨陈词,滔滔不绝,听众越听越有滋味。王步文说:“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为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指明了方向。书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都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应该起来猛击买办阶级,并直接对付帝国主义,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

不知不觉间,夜渐渐深了,可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没有人离开。这时,月光下,只见一群持枪的兵丁气势汹汹地冲进了学校。坐在教室门口放哨的吴克正一见不好,立即朝王步文做了个手势。王步文赶紧收起了桌上的书,一把揣进了怀里。刚收好书,保安团的兵丁就冲进了教室。为首者,正是保安团满脸横肉的王团长。王团长一进门,就大叫一声:“不许动,都举起手来!”

大家只好都举起了双手。王步文一瞥眼,糟了,黑板上还写着“土地革命和农民运动”十个大字呢。这可咋办?他灵机一动,悄悄动挪了挪身子,紧紧靠在黑板上,小心地蹭着。还好,光线阴暗,王团长没有发现。王团长先是瞧了瞧教室里的人,见都是附近的百姓和学校里的学生,没有说什么,又将目光投向王步文,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厉声问道:“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

王步文从容道:“我是学校聘请的扫盲教员,来自省城安庆。”吴克正见势不妙,早在手心里攥着几块银元,悄悄地放进了王团长的口袋里。这时,校长房秩五也闻讯赶了过来,赔着笑脸说:“王团,他是我刚聘请的教员,有话好说,敝人请兄弟们到楼上去喝杯茶。

王团长收起了枪,说,“上面来了紧急命令,说是一批革命党从武汉潜伏到我地,兄弟们这是例行公务,请老校长理解。这个年轻人操外地口音,又是刚来,有革命党嫌疑,本团要带回去细加审问。”

房秩五说:“王团长,你看,他不过是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怎么会和革命党扯上关系,王团长你这是多虑了吧?这人要是带走了,对学校的声名影响不好,外人还不知怎么说呢。能不能看在老朽的薄面上,放他一马?”

王团长又看了看王步文,王步文目光淡定,丝毫不显慌乱。王团长像是想起了什么,他一把拽过王步文,仔细瞅着黑板,说:“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王步文暗中早将那行字蹭去了大半,黑板了只剩下了“土地”二字。他从容答道:“这不是‘土地’二字吗,农民就是种地的,难道教他们认认这两个字也犯法?”

王团长理屈词穷。这时,只见吴裁缝打着火把,从门外匆匆走了进来,大声地说:“表弟,这夜都深了,你怎么还不回家睡觉,快回家!”他瞅了瞅王团长,说:“长官,他是俺表弟,不是坏人。”说着,一把拉起王步文,头也不回地向山上走去。

王团长说:“从今天开始,学校里只许学生上课,百姓一律不许进校园一步,免得聚众闹事!”说着,带着兵丁走了。

校内禁止百姓进入,但革命活动不能停止,王步文在浮山会圣岩选了一处较大的山洞作为临时教室。他在洞口工工整整地题了三个大字“讲学洞”。晚间,百姓们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继续听王步文宣讲革命道理。

当时,以浮山为中心,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浮山成为了进步人士聚会和活动的场所,他们以山上的岩洞为秘密会议地点,以浮山学为联络点,领导党的革命活动学校约有三分之一的教职员是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许多学生也是党员骨干。19283月,浮山党小组成立;同年11月,中共桐城区委成立,浮山4人当选区委委员。192910月,浮山区委成立,下辖3个支部、党员22人。在浮山周围还有许多农会组织,时常发起抗租、游行示威运动王步文在浮山先后5个月,指导工作并依托浮山党组织开展农运为当时的皖南革命斗争作出重要贡献。将军、外交家黄镇也曾在浮山中学担任美术教师,他在校期间利用讲堂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在黄镇等人的影响下,许多老师和同学的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纷纷走上革命征途。

新中国成立后,浮山中学创办人房秩五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8年,周恩来接见浮山中学校友、原二十军副军长朱铁谷时说:浮山中学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她是当时那个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大徽班》等多部。)

作者地址:246701安徽枞阳县(黄镇)图书馆

手机:13866097189